随着“金三银四”传统旺季来临,钢铁市场迎来新挑战与机遇。结合两会、宏观经济预期及供需基本面分析,3月钢价预计呈现“政策驱动下震荡偏强、品种与区域分化加剧”的特征。
先看政策对钢价的影响。一是基建投资加码,2024年新增专项债或超4万亿,支持城市更新等领域,直接拉动螺纹钢和中厚板需求。重大项目审批提速,如深圳的投资计划将推动建筑钢材需求释放。二是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钢结构推广政策及可能出台的补贴政策,刺激高端板材需求,环保限产政策抑制粗钢产量,支撑价格。三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设备更新、新能源配套等政策,使机械、汽车等行业用钢需求回暖。
再看供需基本面。需求端,华南和华东基建资金到位,建筑用钢需求加速释放,华北和西北因气温回升滞后,需求3月下旬才启动。制造业用钢方面,汽车家电稳定,但出口受欧美贸易壁垒影响,热卷上行空间受限。供给端,钢厂复产压力大,高炉开工率回升,电炉增产速度可能加快,若库存超预期累积,环保限产或加码。成本端,铁矿石和焦炭价格中枢下移,影响钢厂成本结构。
接着是价格走势预测。分品种来看,螺纹钢在政策驱动下,华东、华南现货价有望冲高,华北、西北因供应过剩可能下跌,区域价差扩大。热卷因海外需求疲软、国内补库有限,价格窄幅震荡。中厚板/型材受钢结构与风电需求支撑,价格表现优于建材。关键节点上,两会期间政策预期主导,钢价偏强,但警惕期货多头获利离场。政策验证期关注专项债发行等,若需求不及预期,钢价可能回调。3月25日后,若去库加速,钢价有望反弹。
最后要注意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像专项债发行缓慢或基建项目开工延迟,以及海外黑天鹅事件,都可能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总之,3月钢价运行逻辑从“弱现实”向“政策强预期”切换,呈N型走势。贸易商可在两会前后逢高降库存,关注华东、华南基建项目。终端企业3月上旬逢低锁定螺纹钢和中厚板订单,规避月中回调风险。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