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国内钢铁行业将启动大规模减产”的传闻震动市场。4月28日宝钢集团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高层回应相关话题,释放的信号或重塑行业格局。
首先是减产政策落地。从5月1日起实施差异化减产,产能超1000万吨的大型钢企每月减产30万吨粗钢,产能低于1000万吨的中小钢企每月减产10万吨。目标是到2025年全国粗钢总产量削减5000万吨,政策不会一刀切,会结合区域和企业特点制定灵活措施。这一政策避免“大水漫灌”,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为大企业留出调整空间。
其次,中国钢铁出口面临双重压力。直接出口方面,美国加征关税等因素或致2025年直接出口减少1500万吨,出口量回落至9500 – 9600万吨。间接出口上,机械、汽车等制成品出口减少,间接影响钢铁需求约2000万吨。宝钢对海外市场持谨慎态度,2025年出口目标暂未公布。应对策略上,国家或出台刺激政策,如扩大基建投资、支持高端制造业等挖掘国内需求。
最后是2025年行业展望。消费量因房地产低迷预计下降2% – 3% ,成本压力因全球铁矿石供应量增加4000万吨有望缓解,矿价回落,钢企利润空间或改善。高端钢材如新能源汽车用钢、硅钢或成增长点,宝钢等龙头企业已加速布局。
总体而言,钢铁行业短期面临减产带来的营收压力,但长期看有利于行业发展。随着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技术和绿色产能强的企业将占得先机,减产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