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态环境部要求,全国各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近期完成2024 – 2025年度钢铁等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核定。钢铁企业年度直接排放量≥2.6万吨CO₂当量的生产企业需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标志我国工业减排进入新阶段,将覆盖超60%的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此次公布的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区域集聚特征明显。河北以127家居首,占比21.6%,减排重任大。华东工业带突出,江苏、山东、安徽形成主力集群。中西部稳步推进,陕西与山西并列西部第一,云南、广西等完善管控体系。直辖市差异大,天津、上海、重庆体现区域产业结构特点。
河北作为钢铁企业超百家省份,减排实践有示范意义。企业类型全,排放核算复杂,涉及多个环节,数据管理难。政策渐进收紧,2024年按实际排放量发配额,2025年起逐步收紧促低碳转型。
2025年起,“钢铁、水泥、铝冶炼”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是碳市场首次扩容。对钢铁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影响分三阶段演进。短期到2026年为碳排放强度控制阶段,配额与排放水平挂钩,激励有限。中期2027年机制深化,建立配额收紧制度,倒逼落后产能退出,企业为降成本将进行技术改造。长期,行业从“被动减排”转向“主动创新”。随着碳市场“钢铁板块”运行,行业正从规模导向转向碳效导向变革,政策和企业能力都面临考验,率先构建碳资产运营体系、掌握低碳技术的企业将获新优势。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