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2.3亿吨,同比降1.3% ,产量2.59亿吨,同比微增0.6% 。3月虽表观消费同比增长3.5% ,但产量增长高达4.6% ,供需失衡突出,产能置换成关注焦点。
早在2021年,工信部出台《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在推动行业改造升级等方面成效显著。然而2024年该政策暂停实施。原因是原产能置换办法执行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完善,无法适应行业发展新形势。
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据中钢协数据,截至4月20日,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的钢企,每吨钢改造投资约474.35元,环保运行成本约218.43元。环保改造前列企业虽有绿色效益,但成本削弱竞争力,未改造企业却有“成本优势”,加剧“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中钢协透露《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已完成初稿。新方案建议取消不同企业间产能置换及指标交易,仅允许通过实质性兼并重组整合产能,以打击产能倒卖,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行业整体质量。
中钢协还表示,将推动建立以市场规律为导向的新型产能产量调控机制,运用产量调控、能力评价等差异化政策工具,引导资源向优秀企业集中,倒逼低效企业退出。
从当前形势看,钢铁行业正处变革期。随着产能置换办法修订加速,环保和资源约束成“新门槛”。对具备绿色制造等能力的企业是机遇,而依赖“低成本、低标准”的企业或迎终局。未来钢铁行业不仅要“产得出”,更要“产得绿、产得优”。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