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正深度调整,2024年粗钢产量降1.7%至10.05亿吨,消费降幅更大,市场供强需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认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关键,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重点发展汽车、家电、造船、新能源等领域。鞍钢、首钢等企业技术突破,填补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用钢、自黏结电工钢等国际空白,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制造业用钢需求占比从2020年的42%增至2024年的50%,钢铁业加速高端化。2025年,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对高牌号硅钢、高强钢、特种合金需求增长。中钢协加强监测,深化合作,开拓新市场。湖南钢铁等企业品种钢比例提升至65%以上,实现差异化竞争。
绿色低碳和数字化是转型的双引擎。22家钢企60项低碳技术取得突破,如宝武富氢碳循环高炉、河钢氢基竖炉等项目引领全球低碳冶金。171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产能达7.21亿吨。数字化方面,重点企业机器人密度达65台/万人,80%企业建智能集控中心。工信部设2025年底80%产能超低排放改造目标,推动行业转向质量效益提升。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