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援引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观点,阐述择机降准降息中“择机”的三层含义。
首先,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不利变化,比如遭遇美国加征关税这类外部冲击,进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时,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降准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外部冲击会打乱经济发展节奏,降准降息可释放资金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投资与消费,稳定经济增长态势。
其次,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加息压力,削弱了财政扩张效果,央行就可能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通过增加流动性供给,进一步降低利率,甚至在二级市场买入新增发的国债,确保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充分发挥作用。财政与货币政策需相互配合,避免政策间相互掣肘,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最后,要是资本市场如股市、楼市遭受冲击而暴跌,引发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央行不但要大幅降息,提供充足流动性,甚至要直接入市干预,稳定资产价格。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暴跌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危及金融体系稳定,央行此时强力出手,能避免风险扩散,稳定市场信心。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