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旋风般的关税政策后,相关经济数据与分析不断涌现。密歇根大学发布的消费者信心调查表明,美国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已达到自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消费者预计一年后的通胀率从3月的4.9%升至6.7%,未来五到十年的长期通胀预期也从3月的4.1%升至4.4%。纽约联储的新调查也呈现类似但程度稍缓的预期。
波士顿联储的新分析指出,美国人预期关税成本将体现在购物小票上是合理的。研究人员依据去年12月底对400多家中小企业的Morning Consult调查发现,因美国对多数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企业成本上升,并计划以涨价形式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该分析结论显示,企业会通过提价转移关税引发的单位成本变化,且不同关税情景下成本转嫁程度不同。有趣的是,企业预计低关税(10%税率)情景下价格上涨最为剧烈。
企业虽有自行消化成本或与供应商谈判等抵消额外成本的选择,但最常见策略仍是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在特朗普调整关税政策,对部分科技产品豁免后,美国进口商品总体有效关税税率从上周的27%降至约22% 。不过,特朗普贸易议程已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推至一个多世纪以来最高水平,推高了通胀预期,拉低增长预期。波士顿联储报告称,进口商预计关税引发的成本增加约需两年才能完全体现在价格上,而关税对国内企业价格的影响尚不明确,却对通胀前景影响重大。经济学家警告消费者,通胀可能再次加速。诸多公司已开始涨价或准备告知客户涨价,如大众汽车增收“进口费”,百思买首席执行官也表示消费者面临价格上涨可能性极高。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