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国际钢铁贸易战打得火热,美韩等好多国家接连加征关税。这使得全球黑色系市场避险情绪一下子就升温了,原本该进入需求旺季的钢材市场,就像遭遇了“倒春寒”。数据显示,4月国内普钢价格指数最大跌幅快到3%,上海螺纹钢现货价跌破3700元/吨,相比月初高位跌了200多元/吨,跟过去五年同期钢价通常上涨2.8%的规律完全不一样。
贸易战越来越激烈,钢铁出口压力山大。从4月起,美国提高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还取消对加拿大等地钢铁关税豁免,断了中国钢材转口贸易路;韩国对中国热轧中厚板征高额反倾销税,限制造船、建筑用钢。越南和印度也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防廉价钢材倾销。多国设关税壁垒,形成“围剿”态势。这让中国钢材出口竞争力大减,虽前3个月出口增长,但专家预计全年出口量会降到7000万吨以下,转口贸易也更难,国内钢市供应压力增加。
国内钢材市场供需矛盾也很突出,钢价承受很大压力。国内粗钢产量见顶,供给一直居高不下,可需求恢复却很慢。房地产行业对钢材需求大,现在还在探底,需求疲软,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不高。制造业相对稳点,但需求增长也不给力。4月日均铁水产量创新高,钢厂产能利用率高,库存压力缓解些,但整体供给压力还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降低钢厂成本,提升利润空间,部分钢厂又积极生产了。
展望5月钢价走势,很可能是区间震荡。海外贸易壁垒一时半会儿消不掉,出口压力还在;要是全球贸易摩擦缓和,国内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下游需求可能慢慢回暖,钢价下行空间有限。基建投资能给需求一些支撑,可房地产恢复慢,供需矛盾难快速解决。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也让市场波动大。预计钢材价格涨跌空间不大,但波动频率加快,投资和生产企业得谨慎观望。
总之,2024年钢铁市场压力重重,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没解决,内需复苏慢,产业链利润也有压力。企业得关注政策和下游需求变化,灵活应对。投资者要关注价格区间波动,控制好风险。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