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钢铁行业“减产”信号强烈,行业性产能收缩似不可避免。
中钢协发声,减产已成行业共识,但行动尚未统一。4月25日,副会长骆铁军称我国粗钢产量已达峰值,当前需求下滑、市场下行,虽减产共识有了,却没统一行动。数据显示,一季度粗钢产量增长,消费却下降,出口增长,利润持续低迷,4月钢材价格还因美国关税下跌,行业效益仍处较低水平。
电弧炉钢厂承压严重,亏损面扩大。截至4月24日,相关调研显示,87家独立电弧炉钢厂开工率下降,多地钢厂因亏损减产停产,多数钢厂利润低,尤其东北、华北、华南全面亏损,其他区域谷电微利。若利润持续低位,其减产可能性加大。
检修潮也在蔓延,多地钢厂主动减产。江西多数钢厂在检修或减量生产,预计5月建筑钢材产量下降10万吨左右。全国多地钢厂也有检修计划,像中天钢铁、福建宏丰钢铁、福建吴航钢铁、包钢、吉林建龙等,都将因检修影响产量。
短期看,若供需矛盾不缓解,减产将从共识变刚需。长期而言,产能出清或倒逼行业结构调整,推动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集中。这场减产潮究竟是短期阵痛还是长期转型开始,值得思考。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