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钢铁行业面临市场需求放缓的难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第一季度简报会上表示,正积极采取措施调节国内钢铁生产,恢复市场供需平衡,保障行业平稳与可持续发展。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当下调整策略与未来方向备受关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规划发展部部长王斌指出,在缺乏有效市场调节机制时,管控钢铁产量是稳定行业运行关键。因行业特殊性,适度行政干预和产量控制可避免供需失衡冲击。要实现行业稳定,需地方政府和钢铁企业严格遵守生产控制措施,确保政策落实,稳定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中钢协代表王军强调,钢铁行业发展战略应从追求产能扩张转向提升产品质量,注重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满足下游需求,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为配合转变,他提出建立基于绩效的评估体系,评估企业运营、技术和竞争力,让先进企业满负荷生产,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该评估体系还能有序淘汰低效落后生产设施,这些设施能耗高、污染大、产品质量差,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此外,为解决产能过剩和市场波动,需构建全新产能管理体系,融合国家监管、协会自律和市场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已采取行动,如工信部去年八月暂停钢铁产能交易机制,计划2025年初发布更新监管标准,对技术、环保、能耗提更高要求。同时,产能交易指导方针在修订,中钢协代表呼吁取消企业间产能交易,通过企业并购实现产能整合,优化产业结构。
发改委也于今年三月宣布计划削减钢铁产量重组行业,虽未公布具体规模,但市场猜测每年或减5000万吨,彰显政府深度调整决心。总之,中国钢铁行业正积极调整,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更注重技术创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