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盘水高新区贵州水钢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银光闪烁的钢绞线被打包装车。别看它直径小,单根却能承受53吨拉力,将运往各地甚至海外,用于重大工程。这背后,是老牌钢铁企业历经12年的转型故事。
时间回到2013年,首钢水城钢铁深陷行业寒冬,建筑钢材卖得比白菜还便宜。作为六盘水工业“压舱石”,其80%产品是普通建筑用钢,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当时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传统建筑钢材市场萎缩,转型迫在眉睫。
转机出现在2013年8月,六盘水高新区出台产业政策,鼓励企业高端化发展。首钢水钢抓住机遇,成立水钢金科,专注研发高附加值预应力钢材,尤其是高强度钢绞线。但当时高端市场被国外垄断,必须攻克核心技术。
研发高强钢绞线困难重重,对各项指标要求极高。水钢金科组建团队,搭建“产销研用一体化”平台,经数百次试验,攻克1860兆帕级高疲劳钢绞线关键技术,产品寿命达普通钢材3倍以上。目前拥有25项专利,进入央企采购目录并远销多国。今年1 – 5月,生产钢绞线6.9万吨,产值2.5亿元,实现高附加值转型。
如今,水钢金科还在向更高强度进军,对2230兆帕级钢绞线测试,启动镀锌钢丝生产线建设。其目标是替代进口,树立中国高端钢材品牌。水钢金科的转型是六盘水工业谋求新生的缩影,当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完整产业链,带动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12年专注,让企业从跟跑变领跑,钢绞线正编织六盘水工业新未来。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