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公布大宗商品价格预测,显示全球金属与能源市场现“冷热分化”。部分关键金属因多种因素价格预期上调,另一些资源因需求或供给问题面临价格下调压力。此预测对投资者和产业链企业意义重大。
多种金属价格预期迎来上调,铜价最被看好。2025 – 2026年全球铜市场紧平衡,中国需求占近六成,而刚果(金)卡莫阿 – 卡库拉矿产能调整致2025年供应增长有限。黄金因地缘政治和美元走弱,避险属性凸显,投资流入强劲。铂金因黄金价格飙升,珠宝行业转向带动消费增长。铑因美国汽车行业对排放控制金属需求增加而价格上涨。锌虽受贸易战影响,但军工需求增长且矿山供给有限。钴因刚果(金)临时延长出口禁令,供给受限。
不过,镍、锂和动力煤遭遇“看空”。镍因美国新关税政策打击经济增长,产量预测下调,动力电池产业转型致需求增长放缓,印尼政策也有不确定性。锂因市场严重过剩,电动汽车市场增长乏力,补贴政策和关税变动令其承压。中国动力煤因短期内需求放缓、供应增加,2025年基准价格下调。
惠誉预测凸显大宗商品市场“供需错配”与“政策扰动”并存。对相关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要关注原材料价格对成本和盈利的影响,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中长期供需格局演变,提前布局新材料替代技术,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