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重拳整治过度竞争 供给侧改革 能否有望重启

来自AI助手的总结
自两会起政策聚焦“过度竞争”,将其上升为制度治理重点,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优化供给结构。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重要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竞争和无序竞争”,这是近期政策层面频繁提及“过度竞争”问题的延续。早在6月中旬,中汽协与中钢协就呼吁企业维护产业链利益,避免低价倾销和无序扩张。3月全国两会,“全面整治‘内卷化’竞争”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钢铁等传统产能行业提出相关调控要求。

一系列政策表明,“过度竞争”已从企业行为、市场现象上升为制度治理重点。未来产业政策、市场监管和要素配置改革,将更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防内卷”有深层次经济逻辑,如钢铁行业部分企业打“价格战”,影响盈利,破坏产业生态,导致低端过剩、高端不足,资源浪费与结构失衡。

回顾2016 – 2019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累计淘汰1.5亿吨落后钢铁产能,提升了行业集中度与技术水平。如今,钢铁等行业出现“去无效供给、增强优质产能”趋势,有望成为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方向,且更注重质量与效率,而非单纯压缩产能。

当前PPI连续32个月同比下降,5月降幅扩大,引发通缩担忧。过度竞争被视为压低产品价格诱因之一,通过法治化遏制无序竞争,既是产业升级需要,也可能对冲通缩压力。不过,官方尚未直接提及“供给侧改革”,未来政策或通过更制度化、市场化、法治化方式优化结构。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核心,遏制过度竞争、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政策重要方向。企业要顺势而为,强化创新与品牌价值,才能在发展中立足。

俱乐部长 管理员

热门评论
:
该帖子评论已关闭
图片审查中...
编辑答案: 我的回答: 最多上传一张图片和一个附件
x
x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