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年 7 月 28 日,7.8 级强震瞬间将唐山夷为平地,95%建筑坍塌,24 万生命消逝。但唐山钢铁产业早有火种,20 世纪初便开始发展,震前一片繁荣。震后,唐钢人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28 天炼出“抗震志气钢”,全国支援也为唐山重生助力,10 年时间新唐山涅槃。
改革开放后,唐山钢铁产业迎来机遇。唐钢积极改革,民营资本涌入,借助资源和区位优势迅速发展。到“十二五”期间,钢铁产量占全省近半、全国 1/7 强,为经济腾飞做贡献。
不过,传统模式弊端渐显,产能过剩、污染严重。2013 年起,唐山响应指示,推进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虽困难重重但坚决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同时,钢铁产业积极绿色转型,众多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唐钢等成效突出,培育出众多绿色工厂。
在智能化浪潮中,唐山钢铁产业积极拥抱新技术。与百度等合作,打造大模型,实现“AI 炼钢”,降低成本,大模型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并向其他产业延伸。
2024 年,唐山凭借钢铁与港口“双引擎”,GDP 突破万亿。未来,唐山钢铁产业将弘扬抗震精神,持续推进转型,续写辉煌,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