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美国局势,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频繁宣称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一系列举动给联邦法院带来诸多挑战。自第二任期开启,特朗普在数十份总统文件中宣告美国面临紧急状态,借此绕过正常政府程序采取非常规行动。这一策略使他得以单边行动,避开不确定的国会立法流程。就职当日,他就宣布涉及能源生产、墨西哥入境及跨国犯罪集团的国家紧急状态,此后数月,国际刑事法院行动、加州水资源法规及移民政策抗议等,皆被他认定构成某种紧急状态。
这些举措引发多起诉讼,核心问题围绕法律何时允许特朗普如此夺权以及其宣称的紧急状态是否属实。总统这一策略在周四或迎重大考验,他以“紧急状态”为由针对商业、政治和外交问题征收关税的做法,将由华盛顿联邦上诉法院审理,预计最终会提交至最高法院。法律专家指出,若特朗普胜诉,他或主张拥有广泛单边权力监管经济。在第二任期初期,特朗普在法庭上战绩不一,多家法院驳回其依据1798年《外国敌人法》的声明,但6月旧金山一家联邦上诉法院裁定他可动用紧急权力接管加州国民警卫队。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运用紧急权力取得过成功,2019年国会拒绝为美墨边境墙拨款后,他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挪用资金。国会投票取消但被他否决,下级法院认为他越权,不过最高法院允许他继续施工。而拜登在取消学生贷款债务时未成功,2023年最高法院判定其计划超出总统权力。在关税诉讼中,5月两家联邦法院裁定特朗普征收关税越权。宪法赋予国会征收关税权力,但可委托给总统,1977年法律允许总统应对特定威胁采取经济措施,不过该法律是否允许征收关税存争议,法院能否质疑总统宣布紧急状态的决定也棘手。在法庭简报中,挑战关税的公司称特朗普承认不存在紧急状态,司法部则辩称贸易失衡已演变为紧急状态且法官无权质疑总统判断。历史上联邦法院在紧急状态问题上通常顺从总统事实认定。宪法虽未明确赋予行政部门搁置常规法律权力,但总统们长期宣称有非凡权力应对突发事件。20世纪70年代国会试图收回尼克松巩固的部分权力,1976年《国家紧急状态法》确立了总统宣布紧急状态程序,设定一年可更新期限并赋予国会取消声明权力,特朗普今年已至少八次援引该法案。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