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会议聚焦钢铁行业,政策托底,分析未来走势。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内外双重挑战,国内房地产下行,地方财政压力大,制造业出口受外部关税冲击,像美国电动车关税可能提至50%,因此政策对冲十分紧迫。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不过因美联储降息延后、维稳人民币汇率等,降息空间有限。短期内可能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来支撑基建和制造业需求。
财政政策精准发力“两重两新”。赤字率可能上调到4%,达到历史新高。新增专项债预计在4.3 – 4.7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可能突破1.8万亿元。资金主要投向重大基建、新型城镇化,还有设备更新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些领域。但要注意土地收储专项债可能会削弱对基建的拉动作用。
产业政策方面,供给侧改革预期增强。房地产上,一线城市房价开始企稳,政策重点转到供给端优化,刺激销售空间不大,目标是“止跌回稳”。新兴产业因AI等科技突破获政策支持,投资向新质生产力靠拢,钢铁行业或因高端制造升级需求受益。钢铁供给侧,中央释放产能调控信号,3月会议可能讨论“内卷式竞争”治理,若产量调控实施能支撑钢价,但执行节奏不确定。
行业展望上,政策托底不等于强刺激。财政扩张与货币宽松为钢铁需求托底,不过大规模刺激不太可能。行业自身要主动优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抓住基建与高端制造带来的增量机会。短期钢价看政策预期与落地力度,中长期则靠供需重新平衡。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