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发电行业2200家重点排放单位,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50亿吨。而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20%以上。扩围后,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达60%以上,温室气体种类扩至三类。
将这三个行业纳入碳市场管理,能加快出清落后产能,推动行业向“低碳竞争力”转变,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应用,还会催生碳核查等新兴产业机遇。
根据《方案》,生态环境部按“边实施、边完善”思路,分两个阶段推进工作。启动实施阶段(2024 – 2026年度),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培育市场主体,完善监管,提升企业履约和管理能力,初步显现碳市场功能。深化完善阶段(2027年度起),完善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提升各方参与能力,研究建立配额总量适度收紧机制,充分发挥碳市场功能。
生态环境部近期将印发相关通知,明确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制定等任务及时限,创新采用基于强度控制思路分配配额。还会制定能力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对企业等开展针对性专题培训。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