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持续深度调整,陷入“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与“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困局。中钢协数据显示,重点钢企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0.3%,平均销售利润率仅0.71%,行业步入“存量优化”阶段。在此背景下,龙头钢企2024年年报出炉,中信特钢、南钢股份、华菱钢铁业绩分化明显。
先看中信特钢,营收1092.03亿元,同比降4.22%;归母净利润51.26亿元,同比降10.41% 。不过第四季度净利润环比增16.09%,全年轴承钢、新能源汽车用钢等产品销量增长。它通过品种结构优化和成本管控,让扣非净利润降幅收窄,还计划高分红,显示现金流稳健。
南钢股份则逆势增长,营收618.11亿元,同比降14.79%,但归母净利润22.61亿元,同比增6.37% 。先进钢铁材料销量和毛利占比可观,吨钢毛利增加。该企业大幅减产低毛利建筑钢,聚焦专用板材和特钢长材,研发投入大,出口量创新高,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0.24%。
华菱钢铁处境艰难,营收1441.12亿元,同比降12.07%,归母净利润20.32亿元,同比暴跌59.99%,且已连续三年下滑。毛利率降低,财务费用大增,偿债压力大。因传统用钢领域需求低迷、原燃料成本高,研发投入还同比降16.17%,未来转型动能让人担忧。
这种业绩分化背后,钢铁业有两条出路。一是高端化突围,像中信特钢和南钢股份采用“特钢 + 高附加值”战略,抢占高端领域份额,特钢毛利率比普钢高。二是成本与效率革命,南钢和中信在降本上有行动,华菱钢铁因产品结构和财务杠杆问题,抗风险能力弱。
展望后市,2025年随着相关政策推进和制造业复苏,钢铁行业或有改善。建议关注高端特钢龙头,它们受益于新兴领域需求;还有现金流稳健、高分红的企业,更具防御性。总之,钢铁业“淘汰赛”加速,走“特钢化、低碳化、国际化”路线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