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中关村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其营业收入25.32亿元,同比增长11.22%;归母净利润5359.22万元,同比增长10.33%,但扣非归母净利润3268.95万元,同比下降7.54%,经营现金流净额1.28亿元,同比下降41.55%,这样的业绩不让人满意。
上市公司中关村可依托“中关村”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借力政策红利,利用税收优惠、创新试点支持及人才政策,降低成本、抢占新赛道、吸引高端人才。二是整合科技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孵化器和风投机构,联合科技企业形成生态合作。
三是强化资本运作能力,利用科技金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并购重组切入新兴领域,推动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分拆上市。四是进行品牌与市场拓展,突出品牌价值,借助国际资源布局海外市场,参与国家级项目获取订单。五是聚焦核心业务方向,结合自身优势,在医药健康、数字经济、新能源与环保等领域发力。
当然也存在风险。中关村科技企业多竞争激烈,要明确差异化定位;政策有波动,需紧跟动态及时调整战略;技术迭代快,要加大研发投入。像联想、用友网络等企业借助生态合作与政策支持成为行业龙头,中关村通过科技、资本、政策三轮驱动形成发展闭环,中关村上市公司深度绑定创新生态,有望实现更大飞跃。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