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国内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不少钢企看向海外。中东基建规模大,制造业转型,吸引了钢企目光。
中东不再只是“石油和土豪”。它地处亚非欧枢纽,以“能源转型 + 基建扩张 + 消费升级”驱动,经济多元化加速。2025年贸易规模预计超1.8万亿美元,非石油贸易占比提升,新兴领域增速快。而且中东政策优惠,吸引外资,成投资“高价值地带”。
在经济多元化背景下,中东对钢铁需求攀升。基建、轨道交通等项目增加,对中高端和特种钢材需求增长。2024年钢材消费量5790万吨,2025年预计达5950万吨。但当地钢铁产能不足,超三分之二钢材靠进口,高端板材缺口大,是钢铁企业的蓝海市场。
面对潜力巨大的中东钢铁市场,不少中国钢企纷纷布局。宝钢股份联合沙特企业在沙特建绿色低碳全流程厚板工厂;晋南钢铁与淡水河谷将在阿曼建选矿厂;新峰钢铁计划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建先进制造中心;青山控股获准在伊拉克建钢铁工业城。还有其他钢企也在中东和北非投资布局。
虽然中东地缘政治有风险,但市场潜力大,需求与产能反差大,给中国钢企带来机遇。中国钢企布局中东,满足当地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未来随着项目推进,中国钢企在中东影响力将扩大,有望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