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多数企业实现“开门红”,但3月个别企业加大生产,给行业运行带来压力。当前需求下滑、市场下行,减产是行业共识却未统一行动。一季度我国钢铁市场供给强于需求,粗钢产量微增,表观消费量下降。
一季度钢铁生产稳定,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供强需弱格局未变。企业“抢出口”使钢材出口高位,钢材价格震荡下行,原燃料价格降幅大于钢价,企业效益同比改善。行业处于“减量提质”转型期,要遵守“三定三不要”准则。
当前钢铁行业在周期底部,稳增长政策及供给侧调整预期下,产业格局有望稳中趋好。要稳价格、降成本、增效益、促转型。虽经济效益同比改善,但仍面临供给强需、钢价下行等困难,企业要把握生产节奏,落实限产政策。
多数会员企业响应“三定三不要”原则,一、二月控产好,行业运行平稳,但需求仍在下降。钢材市场进入旺季转弱态势,受多种因素影响,供需矛盾或加剧。行业从“增量发展”进入“减量、存量优化”阶段,自律减产需及时统一。
预计到2035年我国粗钢产量8 – 9亿吨,2050年后保持8亿吨左右。产能治理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推进兼并重组、畅通退出渠道。控产可靠市场、行政、法律手段。2025年钢材市场呈弱平衡格局,盈利在盈亏线波动。
我国钢铁工业处于“三期叠加”阶段,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突破。短期若供需矛盾不缓解,减产或成“生存刚需”,长期将倒逼结构调整。企业可利用新技术转型,挖掘新兴产业需求。还可延伸产业链,开发多元产品,加速向“精益智造”转型。
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