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观点:M2作用分析,宜作观测性指标

来自AI助手的总结
5月14日央行发布4月金融数据,业内认为M2增速宜作观测指标,短期波动大,此举适应经济形势。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4月金融数据。截至2025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 。

业内人士强调,从长期视角看,M2增速宜作为观测性指标。我国广义货币M2增速总体维持在7%以上,且持续高于名义经济增速。这体现出M2在反映经济长期态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助于对宏观经济长期趋势进行把握。

不过,短期来看,M2增速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受市场运行状况以及经济主体行为等诸多因素影响,从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暂时性波动。这意味着短期内不能仅依据M2增速简单判断经济形势,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

业内专家指出,将M2增速作为货币政策观测性指标,存在内在合理性。随着金融深化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推进,市场研究显示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逐渐减弱。在国际上,主要发达经济体都经历过逐步淡化并放弃盯住总量指标的过程。这反映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指标需不断调整优化。我国将M2增速作为观测性指标,正是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体现,有助于货币政策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与实施,以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维持经济稳定。

俱乐部长 管理员

热门评论
:
该帖子评论已关闭
图片审查中...
编辑答案: 我的回答: 最多上传一张图片和一个附件
x
x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AI俱乐部